哈啰出行有望實現首次盈虧平衡
進入2020年各行各業都受到了沖擊,共享出行受到很大的影響。但隨著各地逐步推進復工,行業逐漸回暖。不久前,哈啰出行CEO楊磊表示:“哈啰出行今年還能實現約100%的業務增長,并且有望實現首次盈虧平衡?!?/p>
公開資料顯示:哈啰出行成立至今接近4年,致力于為用戶提供便捷、高效、舒適的出行工具和服務的專業移動出行平臺。目前,擁有哈啰單車、哈啰車服、哈啰換電以及哈啰順風車等服務。截至去年年底,公司累計用戶超3億,位居行業第一。此前有數據統計顯示,僅去年早晚高峰期間,哈啰單車、哈啰助力車為全部用戶節省的時間超過1.3億小時。企業估值25億美元,折合人民幣約175億。
創始人楊磊出生于上世紀80年代,在創辦哈啰之前有過三次創業經歷。大概在6年前,摩拜率先掀起了國內共享單車熱,吸引了許多效仿者。眼看火熱的共享出行,楊磊開始了第四次創業,成立了哈啰單車項目。
要知道,哈啰進入共享領域的時候,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,形成了ofo與摩拜兩大巨頭的競爭格局。在這種情況下,公司要想發展必須避開頭部品牌的鋒芒,將市場定位在二三線城市。憑借這種差異化的經營模式,成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與摩拜、ofo大肆燒錢補貼搶奪用戶的策略不同,哈啰對于燒錢模式表現得比較慎重。據了解在2017年全年,公司只耗費150萬來獲取客戶。楊磊認為只有做到不依賴燒錢模式,才能有把業務長期做下去。換句話說,一開始哈啰的商業模式與ofo等共享單車項目不同,其注重提供極致的騎行服務,堅持通過技術手段推動公司發展,這也是它能笑到最后的原因之一。
前兩年,共享單車行業在經歷了這么長時間的燒錢模式后,卻仍未找到行之有效的變現模式。在這種情況下,許多中小型的共享單車項目倒閉,一些頭部品牌也開始走向衰落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哈啰單車轉型升級為哈啰出行。這意味著公司從單一的共享單車業務,迭代發展成為專業的移動出行平臺。
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:目前,國內出行領域非常激烈,滴滴出行、曹操出行等品牌體量遠超哈啰出行。換句話說,哈啰出行現在取得的成績在巨頭面前還算不了什么,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。